行程天数: 1 人均消费: 5000 和谁一起: 个人 旅行方式: 自由行

在青海贵德待了不过三四天的时间,却先后去了一个地方两次。这里坐落在大山深处,面朝碧绿的黄河水,背后是绝色的丹霞山。这里有风吹过青稞田,这里有虔诚的信徒在水上印经。山上飘动的经幡,煨起桑烟的老屋,让这个村庄更显美丽与神秘。这里是大山之间的秘境,黄河环抱着的美丽藏乡:松巴藏寨。

松巴藏寨
松巴藏寨
松巴藏寨

车子在桥头一转,前面是一条傍着巴松峡谷前进的碎石路,如果不是头顶上蓝色的路牌指引,我们绝对不敢贸然开车进入这样一条看不到头的非铺装道路。小心翼翼的前行了不知道多少公里,不知道转过了几道弯,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松巴村,因为村中住的都是藏族人,所以当地人习惯把这里叫做松巴藏寨。

松巴藏寨

在村子就可以看到碧绿色的黄河,也正是这黄河水,给这片大山之间带来了一片水草丰美的绿洲。如果说贵德是青海的小江南,那么松巴村就是贵德的小江南。

松巴藏寨

村里异常安静,因为地处偏僻,少有外人到访,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和淳朴。

松巴藏寨

看到一处院落门上的木雕很精致,我们便尝试着敲了敲门,一位穿着藏袍的老奶奶出现在门口。她不会汉语,在她儿子的翻译之下,一家人很大方的请我们进去参观。

松巴藏寨

院落是四方的,三面有房,房子很有历史感,屋檐的木雕也相当精致。

松巴藏寨

和藏族老妈妈语言不通,也没法过多的交流。

松巴藏寨

正在踌躇之时,遇到了松巴村的村长。村长知道我们远道而来,十分热情,带我们去村里最老的一户宅院参观。

松巴藏寨

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居民说松巴藏寨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如今这里的老宅还剩下一些,村子引导村民将新居建在旧村外,而将这些老宅完好的保留下来。这里的院落相对简单,都是只有一进,房屋三面围合。藏民在自己的家中都会设置经房,诵经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松巴藏寨

院子里种的是花椒树,已经挂满了一串串绿色的花椒。

松巴藏寨

主人在院子中间煨起桑烟,淡蓝色的桑烟袅袅萦绕,院子里到处弥漫着浓郁的香味。

松巴藏寨
松巴藏寨

他还高兴的为我们展示他的藏袍。

松巴藏寨

从老屋出来,村长指引我们去登村后山上的庙,在那里有传说中莲花大师修炼的地方,更加吸引我们的是能够俯瞰整个松巴峡的美景。交通的不便让这里依然闭塞,但却也因此保存了一份安详和宁静。没有外界的嘈杂,这里只闻鸡犬的鸣叫,以及经幡在风中猎猎的舞动声。

松巴藏寨
松巴藏寨

村中能看到大片大片的青稞田,风吹过,麦浪翻滚,闪闪的泛着光。

松巴藏寨
松巴藏寨

村中有不少神奇的地方,比如两棵神树和两眼神泉。两棵神树显然要比周围的树高大许多,每一棵都要几个人才能合围,树龄估算最少也有七八百年。

松巴藏寨
松巴藏寨

还有两眼神泉,终年流淌不息,两眼泉水相隔不到一米,但一眼泉水里有虾米,另外一眼里面却一只虾米也没有。当地人说,两泉水一阴一阳,喝了阳泉的水会生儿子,喝了阴泉的水生女儿,很灵验。我没有痴迷于神泉的故事,却被这位静默的坐在神泉边在水上印经的女子所感动。女子手中拿的叫擦擦模具,水中放一块刻有经文的石头,女子一下一下用模具扣在石头上。同伴说,他以前曾在藏文化读物里了解到这种在水上印经、在风中印经的仪式,这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这种功德仪式是他认为在藏文化里最具浪漫主义的事。

松巴藏寨
松巴藏寨
松巴藏寨

沿山路而上,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松巴村所处的位置。四面都是山,彩色的丹霞山。黄河从村子一侧的松巴峡流过,山间这片绿色的区域便是松巴村。

松巴村
松巴村
松巴村

半山腰有一座拉则,上山的藏人每次都会带来新的经幡挂在上面。

松巴村
松巴村

爬到山顶的寺庙,整个松巴峡的美景尽收眼底!

松巴村
松巴村
松巴村

从山顶俯瞰松巴村。

松巴村

山顶有一块很大的刻着六字箴言的石头,藏人们再次煨起桑烟祈福。

松巴村

下山后,村长邀请我们去他家坐坐,喝上一壶酥油茶。新村中都是新盖起的院子和房子,和老屋比敞亮了许多,村里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

松巴村

除了酥油茶,还有制作糌粑的青稞炒面,以及用酥油制作的点心。

松巴村

村长亲自教我们如何制作糌粑。

松巴村

糌粑是藏族人几乎每天都要吃的食物,尤其是出门在外的时候,带上一小袋糌粑,能提供很高的热量,而且携带方便。这是我第一次吃糌粑,耐咀嚼,有浓厚的粮食和酥油混合的香气,很好吃。

松巴村

从村长家出来,我们告别松巴藏寨。站在拐弯处,忍不住停车回望。转过弯,就看不到它了,也不知何日再来这世外桃源般的秘境。

松巴村

发个神评论吧 0 /300

评论(0)

    评论(0)

    暂无评论
      0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