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天数: 1 人均消费: - 和谁一起: - 旅行方式: -

同乐村地处云岭山脉与碧罗雪山山脉之间,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核心腹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傈僳族山寨。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同乐,傈僳语为“怒妥乐”, 意为一张牛皮大的坡地。整个村寨的房屋建筑呈阶梯状分布,一层层、一台台,整个村落错落有致。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傈僳族民居建筑全系原木搭成,当地人称此种建筑为“木楞子”。其特点是木头不上漆,不用铁钉,全靠木料之间相互牵制。屋顶用木板覆盖,家家户户院落都用木栅栏相围。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门头上家家户户都悬挂着山羊头,可以看出傈僳族人与山羊之间的亲密关系。寨子内,至今没有一栋水泥建筑,全部都是傈僳族同胞的木头房,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林林总总有500多栋。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傈僳族服饰极具民族和地区特色,自织自制的麻布衣是大部分傈僳族都穿的衣服。种麻和织麻以及纺羊毛、织毛布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每天清晨,那赶羊的妇女手中总是拿着麻或羊毛,他们一边放养,一边纺线;傍晚,牧归的羊群后面则紧跟着无数身负柴担的傈僳族妇女。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同乐村是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的发源地。“阿尺木刮”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不用乐器,自始自终踏歌起舞,其曲调可缓可急,音符的跳动较频繁,且跳动幅度较大,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每逢佳节和贵宾来到,全村老少都要穿戴好整齐的民族服装,一起跳起“阿尺木刮”舞蹈,开怀畅饮、激情歌舞,通宵达旦,享受生活。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阿尺木刮”的声音和动作,都明显模仿山羊的声音和动作,以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整个唱曲模拟山羊叫声,悠扬婉转,曲折多变,引发人的遐想。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目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绝。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声颤抖而悠长,宛如旷野里山羊悠悠长鸣。全体参舞者随着节奏顺时针方向走动,直到最后一句用衬词帮腔而停止歌唱,全体参舞人员按原节奏踏脚起舞两圈。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唱词内容丰富博大,从天上唱到地下,从高山唱到河流,从大自然唱到人类社会,从远古洪荒时代唱到现今现实生活。人情世态、悲欢离合应有尽有,可谓傈僳民族的百科全书,对傈僳族文化的船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的作用。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阿尺木刮”2006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阿迟木刮”涉猎傈僳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活动,都离不开它。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舞蹈的来源和形式与傈僳族群众半牧半农,特别是喜爱饲养山羊有关,是傈僳族人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作为一个重要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族歌舞集成》之中。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云南有个模仿山羊声音和动作的舞蹈,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发个神评论吧 0 /300

评论(0)

    评论(0)

    暂无评论
      0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