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天数: 2 人均消费: 350 和谁一起: - 旅行方式: 自驾

我,带着旅途的疲惫,携着一路的风尘,贸然闯入了宁静的亳州。当脚步叩响饱经岁月风霜的石路,我便明白,自己的选择没错。 倘若没有访幽求古的游人,亳州,也许只会湮没在岁月的浮尘里,伴着岁月的推移悄然隐出灯红酒绿的世界吧。亳州,似一个归隐的文人,饮清茶,吟小调,宁情逸致,两袖清风。 翌日,晴好。早出,觅食。远见小馆招牌上两个大字:汤,果断打卡。老板热情,边做边聊,原来这汤之名是乾隆的御赐,用老母鸡、猪排等为原料炖制而成,而后将生鸡蛋打在碗里并搅拌均匀,用沸腾的肉汤冲沏而成。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偶尝此汤,大加赞赏,并欣然提笔写下汤二字,皇帝金口玉言,从此声名远播。就着汤,再来一个牛肉馍,这馍外层油亮、光灿,入口即发出脆响的声音,馍里的馅儿分多层,层层鲜嫩而不油腻,真是一个过瘾。 能量满满,径奔本次亳州游的第一目标——花戏楼。 花戏楼是亳州的第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360多年,如今浮华依旧,庄严更显!明时,晋陕商人在此修建关公庙,奉关羽为财神。清时集资重修,增其旧制,后在正殿前建立专供演戏的戏台,因戏台梁、枋、柱、檐上遍布戏文,彩绘鲜丽,遂被民众称为花戏楼。来花戏楼,不可错过三绝:山门前的两根铁旗杆、戏台的木雕和山门的砖雕。 山门前,首先看到的是左右两侧立有的两根1821年铸造的铁旗杆,每根重15吨,高16米多,旗杆分五节,每节分铸八卦蟠龙等图案,每根杆上还悬挂有24只玲珑的铁风铃。立于此处,清风徐来,叮咚声阵阵响起,甚是悦耳。 山门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三者相连形成一道水磨砖面的墙壁,墙上就是花戏楼的“第二绝”——砖雕。从这面墙的艺术价值来看,称其为“中华第一墙”也不为过。砖雕带有晋派微雕艺术的风格,寥寥数十平方米的水磨砖上,雕有52幅作品,共雕人物115个,禽鸟33只,走兽67只。里面的人物不论大小,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题材基本是反映吉祥如意的缠枝花卉、福禄寿喜等图案,还有大量历史故事,结构严谨、线条圆润。用望远镜细细看去,只见2寸厚的砖上居然立体雕出7层的人物、故事、植物、野兽等图案,明显吸纳了徽派精巧玲珑、刀法严谨的雕刻工艺,可谓巧夺天工。 转至小院南侧,有一座单檐歇山顶的两层小楼,便是戏台。整座戏台坐南面北呈“凸”字形,有十数根红漆木柱,木柱之间有两重大枋,枋上垂莲悬狮,将整面枋隔成两段或三段,这里就是花戏楼的“第三绝”——“木雕”了。这些精美的木雕都是大木透雕,层次非常分明,其精巧

发个神评论吧 0 /300

评论(0)

    评论(0)

    暂无评论
      0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