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天数: 1 人均消费: 3000 和谁一起: 朋友 旅行方式: 自由行
飞来寺

云南德钦的海拔比较高,昨天傍晚还飘起小雪花。夜里很寒冷。客栈老板是江苏人,说他刚来时由于海拔高又不适应环境,一个星期都睡不好。还好我没有事,睡得早、睡的也好,醒的也早。看看时间还不到六点,还早打开电脑干了一阵活儿。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收拾相机出去拍照了。 来到飞来寺的观景台却大门紧锁,怎么喊都没有人出来开门,因为里面根本就没有人,值守人回家睡觉了。230元的套票昨天已经买过,现在无人管了。生气也没有用,这时过来两个广东人,三人携手翻进了。 天还没有亮,天空中浮云流动,不时露出月亮,给人希望也怕更多的云雾聚拢,远处的玉龙雪山还是被牢牢锁在云雾中,什么都不见。略有不安,难道今天真的看不到什么了?寒冷的等待中不断有人进来,当然也都是翻进来的。

飞来寺
飞来寺

天空渐亮,浮云一片片略过,雪山终于时有所见,但似乎有吸引力,不断的有云雾被吸引过去,没有完全展开的时候。拍吧,这个不能等待,有什么就拍什么吧。那种完整的日照金山完美画面早上没有出现。

飞来寺
飞来寺
飞来寺
飞来寺
飞来寺
飞来寺
飞来寺
飞来寺

等待的游人有些失望,逐渐散去了,我则坚持到最后,直到天空大亮后雪山完全又被云雾锁死才想起离开。谈不上失望,若隐若现的雪山就像一个害羞的魅力美女,让你痴迷却无法靠近。她把美好和期待留给你,让你回头,让你想象,让你追逐到梦里。

飞来寺
飞来寺
飞来寺

回到客栈门口遇到拉活的当地司机,也是去雨崩徒步方向西当的,说已经有三位了。赶紧收拾东西,吃过早饭。坐车走最后的一段路程到西当村。那里是开始徒步雨崩村的起点。 这段路程大约两个小时,外面的风景很好,但都是下坡路,海拔在逐渐降低。司机师傅的车子开的很快,我坐在后面,摇下玻璃随手拍几张。

飞来寺
飞来寺
飞来寺
飞来寺
飞来寺

副驾驶坐一个小伙子开始没有注意,服饰和外表看以为是本地人,过检查站他有居住证,一问才知道他是新加坡人,今年37岁,来雨崩开客栈已经五年了。哈哈,这倒让我新奇,小小的雨崩村也有外来“投资”,具有国际“合作”项目?很多国人不知道其所以然,但在国外早就名声大震,著名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也是报道过的。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还不知道“雨崩村”是怎么回事?给大家点网络资料: “雨崩村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云岭乡境内,因目前无公路可通,进入雨崩需徒步或骑马18公里,翻越一座3700米垭口。雨崩村位于梅里雪山的念慈母峰下五子峰脚下,景色优美,民风淳朴,被称为世外桃源。全村只有20几户人家,有西当和尼农两条驿道可以进入,目前西当驿道更为方便。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其实就是一个只有20户人家的小山村。它的神奇诱人目前不在于风景的美丽,而是那18公里的高海拔徒步行,对谁都是一种耐力和战胜困难的挑战。充满着诱惑和期待! “徒步雨崩”,给自己一个定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给自己一个可以炫耀的话题。你看够了山,你逛遍了景,你跋涉过吗? 但牛皮不是吹的?当看到新加坡小伙子同当地人一样肤色时,我肃然起敬了。不用细问,他来这里不是为了单纯挣钱,或许怀揣梦想,或许这片土地天空让他无法割舍,无法离开。但是这里毕竟条件艰苦,气候恶劣,生活艰难。是一壶水都完全烧不开,一锅饭都煮不熟的高海拔地区啊!游客玩一两天就走了,他可是长达五年的值守。不寂寞,不厌倦吗?是什么在支撑他?他只是轻描淡写说一句:“喜欢这里”。

雨崩村

很快就到了西当村,下车后我拎起行李包跟着新加坡小伙子走,不想他没有顺路走而是抄近路直接上了一座小山,那上面才是徒步的起点。这里海拔虽然可能不到三千米,因为汽车一直是走下坡路,但这么直接的抄近道上山,我还是跟的上气不接下气,喘的厉害,我可是拎着、背着差不多30斤的行李啊。还没有开始,已经口干舌燥了,后面的困难都不敢想了。但我没有休息,把拎包交给驮队用马驮,自己买瓶水然后沿着新加坡小伙子的身影赶了上去。 我是最后一个徒步进山的,刚才几位途中遇到的人都是骑马了。他们在等待骡队的集合,然后一起走。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我则是开始追赶前面若隐若现的新加坡小伙子。这里是原始深林,只有一条自古已有的驿道,除此再见不到其他的人和村庄。一条弯曲的上坡路,望不到多远,也不知道前面有什么?我是否会走错了。途中还有很多小的岔路,都是人们抄近路或伐木人踩出来的。 我怕自己拉的太远会远离前面的队伍,毕竟是段很远、很漫长的徒步,一个人落在后面不是好事,但新加坡小伙子走的实在太快了,这里住了五年,熟悉道路,习惯环境,也具有了高原行走的基本体魄。而我除了自认为有些耐力和不想轻易服输的劲头,实在是不能相比,毕竟也是年过50的人了,很快就有些气喘了。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1

我们走的这条由西当到雨崩的传统线路大约18公里。其中前段是12公里的上坡路,最后是6公里的下坡路,经过最高的垭口是3700米。所谓的驿道是一米宽左右的骡马路,古来已有,崎岖不平,辗转迂回。听当地司机讲这条路在夏季可以骑摩托车,平时只能徒步或骡马驮东西走,山里的物资都是驮进去的。 走了大约两公里终于赶上了新加坡小伙子,不仅赶上了他,还抄近道赶上了前面上山的一大拨人,这下心里有底了。哈哈,再怎么走我也不会孤单,也不会落在最后了。但这段路我走的有点急,体力也损失很多,但我坚持不休息,也不喝水,只是接下来开始缓慢用一种相对舒服些的速度走,这样缓冲体力,也不会最后透支,我对自己的耐力有信心。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其实我以前虽然到处游玩,但一次完整徒步18公里的经历还没有过,更别提在高海拔的崎岖山路上。对于没有到过青藏高原的人,这里不要说爬上坡路,就是走平路快了也会喘的厉害,毕竟氧气的含量要低很多,要比平时付出很多的气力。我可能以前多次在青藏高原跑,五千多米处也登爬过山丘,有了一定的承受力,另外就是这十几天都在滇西北高原游玩,渐渐适应了。 我这次来雨崩徒步除了体验一下这种行走的方式,其实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对自己的一次心理和耐力的测试。我还有个更大胆的想法,想去西藏沿珠穆朗玛峰东坡游走一次。那里完全是海拔5000-6000的原始地带,没有人烟也没有任何道路。白天行走,晚上自己搭帐篷自己做吃的,一个行程要7、8天。行走的途中出不来也没有捷径,出现问题听天由命,没人能帮你,也没有人能救你!当然那里不仅更艰苦,空气更稀薄,哪里的风光也更壮美! 继续走了到大约三公里,后面的骡马队终于上来了,这之前我一直疑问,骡马怎么还没有来,是走了别的路?此时我才明白。这些驮人的骡子也是几步一喘,不停地走走歇歇,它们也是缺氧,也是走不动,只是它们的命运如此,生来就是给人驮的,无法叫屈的。

雨崩村
雨崩村

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四公里处的第一个休息站。终于可以停下喝口水,喘口气。很快我就被休息站的环境所吸引,抄起相机拍了起来。我在外面跑就是再累一看到有可拍的画面就会忘了一切,在拍摄中得到休息了。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停留了半小时继续上路。再往前走心里有底了,我不在最后,体力有所缓冲,只要坚持走下去,离目标就越来越近。大约走一公里有三个姑娘前后在一起走着,很快超过两个,前面的矮个姑娘分明是在等她俩,见我过来就一起走了。她们也是临时认识、临时搭队的。后来我知道这看似很长的队伍,二十多人走在一起,都是临时拼凑的,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在一起,互相照顾鼓劲,很快就认识了,年轻人无隔怨心里无界限,很快打成一片,成为朋友。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同我一起走的这个姑娘姓陈,来自深圳,也是自己辞职出来玩的,由于长的和扮相都像中央台一个节目主持人,后来大家都叫她“金龟子”。小陈姑娘很要强,背着个大包一只走在前面,后面的路我们很大一段都是一起走的。边走边闲聊可以分散精力,忘掉一些疲乏,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也走出了很远。

雨崩村

又走三公里到了第二个休息站,这段路程用大约一小时二十分钟,比前年的四公里走的慢了。在这里又休息半小时,我吃了一碗泡面喝了一罐红牛。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继续走天空飘了小雪花,虽然没有下雪,但温度下降很明显,俨然冬季到了。前面的路开始是泥泞,接着是完全的冰雪路面,这段路不仅人走的小心紧张,就是骡马上的人也要下来步行了,因为一旦马失前蹄后果不堪设想。小陈姑娘是南方人,没有见过雪,开始很兴奋,试图在雪里走走,很快就变得战战兢兢起来,路太滑,随时有跌倒的可能,还是要小心啊!这段路走的很惊心也很缓慢。越是接近山顶积雪越多也就越难走。

雨崩村

这里我还看到不爽的一面,大量的原始深林被砍伐了,由于不好运输,只是将最好的一部分运走,剩下的都丢弃了,非常可惜,老祖宗留下的资源在我们这一代手里快挥霍光了。

雨崩村

终于看到了山垭口了,也就是说12公里的上坡路走完了,一阵的欢呼!胜利在眼前了!

雨崩村
雨崩村

下坡的路因为是阳面,基本没有积雪,虽然还要走六公里,但没有了胆怯和不断地艰难的高度。心态轻松了,脚步也轻松了,可就是腿有些发软啊,踩东西似乎老觉得不时,其实身体也发飘发晃了。这时已经接近下午四点了,觉得太累了,只希望尽快走完,马上休息。 由于前段上坡时基本在丛林中,看不到什么,下坡一下子见到四面都是雪山,仿佛近在眼前了。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涌哥在村头等我们。涌哥叫华涌,是一位年轻的画家。他今天也是同我们一起徒步上来的,他说我的行李骡马只是给驮到山垭口,是他和新加坡人轮流给背下来的。他前几天刚刚在这里兑了一个客栈“徒步者之家”,途中我们已经约好都去他家住,涌哥是辽宁营口人,是我的老乡。他来这里开客栈或许也不是为了挣钱,他有自己的梦想。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涌哥的客栈由于刚接手,还显得不太正规,也缺少人手。客栈很大,房间很多,有各种规格和标准可选择。我要了一间标间,想先坐下休息一下,喝点茶。这一天走的人困马乏,这一刻就想静静喝杯热茶。有人过来喊我:“你怎么不下去吃饭,一会儿什么都没有了。”赶紧同她下楼来到大厅里,只见有十几个人已经围在一起,每人端碗白饭,中间一个炒菜和一罐子辣酱,有种“抢”的架势。涌哥过来要的大家“快给老大哥让个座,你要不来一会儿饭都没有,今天没有运菜进来,只能大伙将就吃了,前拨人把给我留的炖鸡都给吃了”,人们哈哈大笑,涌哥把剩下的半盆鸡也端了过来,并特意拨给我三块鸡肉。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

说实话饭菜实在是难以下咽,虽然涌哥说今天做饭、炒菜的可是一位有名气的摄影家,在这里停留采风呢,但菜炒的很业余,煮的饭由于海拔高也煮成夹生。不过仍然让我感动,在这种环境下能吃到一口热乎饭菜已经很知足了,特别是同一群年轻人抢成一团有种很特别的感觉。吃过一碗后我又要一碗,不是没有吃饱,而是为了增加体力必须要多吃一点,没有菜没有关系,拌了两勺辣酱,大口吃下。

雨崩村
雨崩村

饭后涌哥端来一大壶葡萄酒请大家品尝:“这个是我从老乡家“偷”来的,是老乡自己酿造自己喝的”,其实我们今天虽然翻过3700米高的垭口,但雨崩村的海拔并不高,应该不到三千米,这里有很大一块平原,属于高原中的“世外桃源”。这里很久就有种植葡萄的传统,加上不好对外运输也就自酿葡萄酒了。高海拔地区的葡萄由于日照长、温差大很好吃,而造的葡萄酒口感也非常好,我喝下两杯后觉得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因为明天我想返回,并力争赶到香格里拉。 雨崩村的夜晚是非常寒冷的,这里客栈都是木质建筑,也就是用木头搭建,木板子钉制的,不能完全的遮风挡雨,拒寒冷于门外。虽然有电褥子,但也要把自己裹得紧紧的,不脱衣服也不漏外面身体。而外面气温是在零下,房前屋后都是结冰的。睡前我想起家里温暖房间和柔软床。虽然是东北,就是最冷的时候房间里也没有低于20度的,而眼下,室内估计要逼近零度了。 楼下大厅里响起吉他声,这些年轻人不怕热闹,开始联欢了,我则烧壶开水泡泡脚,早早睡了。

雨崩村

发个神评论吧 0 /300

评论(0)

    评论(0)

    暂无评论
      0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