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上最要命的就是这海拔了,而平原人到藏区怕的也就是这高反了,一般到2500米以上就开始要担心那小心脏能不能承受住那强劲的高度考验了。记忆里几年前第一次接受这考验是在念青唐古拉山垭口,5千多的海拔,早上从塔里木出发,经过那个高度时,一天里感受到了四季的变化,短袖到羽绒衣还不嫌冷的天气,及一车人开始高反挂盐水的惨烈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针扎似的疼痛到要裂开的刺激,浑身无力的酥软,忽冷忽热的折磨,这一切都让我牢记住了高原海拔的厉害。
受了这高反的折腾后,再回到上海就明白这身体一定要锻炼好才能走天下的道理,于是每晚的长跑和不间断的羽毛球成了我的锻炼项目,如此在一次次的进藏地中锻炼出了不再畏惧高原海拔的考验,于是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在藏区晃悠的经历,于是这次不怕花石峡玛多玉树等地的4千多的高海拔了。
可我还是很难想象在这4千多海拔的高原上打篮球,不畏惧这海拔不代表我走在这土地上能健步如飞,不代表我能如在平地上似的可以跳跃欢呼,高原毕竟是高原,不以你自认为身体倍儿棒就能让你胡来的,曾不服气地在新藏线上海拔5千左右的死人沟想跳跃一下庆贺自己战胜的喜悦,结果才跳2下,马上脸色惨白,心脏部位直觉不够供氧,吓得赶紧稍停下来,平稳气息才免过一劫。后来司机说我那行为简直不要命了,缺氧啊,要人命滴。
一条大河孕育一个民族,一个民族就居住在这条母亲河边,玛多县城,海拔4251米,这里山势平缓,你看不到险峻的山峰,能看见的就是白云低垂、天蓝如洗,牛羊成群悠闲漫步在茂盛的草甸上啃着,人们三三两两地找个草地席地而坐,喝酒唱歌,而隐藏的隐患就是那高度啊,不知不觉的4千多海拔,很多人到了玛多就开始被高反折腾了,我算是一个幸运者了,很幸福地和高原擦肩而过了。
但要我在高原上打球,还是心有余悸的。今天我们的司机其实是本地藏区的一个藏语老师,在比赛中赚外快的,于是有幸去观战一场高原篮球赛,也终于明白在高原上打球的规则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一场篮球分成四个时间进行,十分钟打球休息2分钟,见识到每个运动员那结实的肌肉,可剧烈奔跑后依然是大口喘气的情景,那满头的大汗,和激烈的喘气总让我担心那氧气不够,这样的运动还真的是要人命啊,害我在旁边大喊大叫都觉得呼吸不畅了,不得不佩服这些运动员们的体能是超强的。这些还不是关键,这高原地带还有个天气问题,早上还是穿着羽绒衣觉得冷,而到中午时分这太阳开始发挥威力了,高强的紫外线直射到身上,让你无处躲藏,明显感觉到汗水喊着脊梁下滑了,可藏民们却依旧是那厚厚的藏袍著身,不得不再次佩服他们的耐寒耐热的体能了。
尝试着在他们休息的时候拿起篮球像模像样的三步上篮,才2个来回,天,那小心脏就开始打擂了,腿也发软了,在这样的环境里运动会是怎样的后果?俺还是乖乖做观战者吧。
最后不管我如何大喊加油,我的司机队还是落后了3分而退居第二,看他一脸郁闷的表情我担心他接下去带我们去看黄河桥和星星海的情绪,结果还好,他即使很累还是开车带我们去看了玛多的黄河桥,而此时已经是下午3点后,天色又开始不对劲了,这山里的天气真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小雨淅淅沥沥的撞击窗户了,好在俺有强大的心理准备,一切都随缘吧,天晴有天晴的美,下雨有下雨的妩媚,既来之则安之。
其实所谓的黄河第一桥已经不存在,变成了一座发电站,供应玛多等的电力,据说玛多在去年还是晚上没有用电供应,漆黑一片的。如今见到的这座桥我不能确认是不是真的是黄河第一桥,因为在兰州的时候就见到了黄河第一桥,不清楚哪来那么多的第一桥,但从玛多是黄河源头的地方这点来说,这黄河第一桥是不是应该在这地区呢?
桥很简陋,没兰州的铁桥雄伟壮观绚丽,非常不起眼,桥面还很平坦,有点不敢相信这里就是黄河水经流的地方,或许在我的头脑中一直把母亲河想象得如壶口一带的壮观,故而在这追寻中总想找到一种属于母亲河的与众不同,其实等到了这个黄河源头地才知,大隐隐于市的说法了,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河,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证明。
在这一马平川的开阔地要想象奔腾呼啸地黄河水从天上来的情景还真要有一定的功力,那就不去想,就欣赏这份平静中蕴含的惊天动地吧。
暮色中我们来到了星星海地,在印象中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叫星星海,那这海子是不是有很多小小的如天上星星般的组成。说实话到了青海省才知道在高原地带的海子并不很稀奇了,但在西藏境内的每一个海子却都有美丽的传说,是藏民膜拜的地方,而在玛多这一带的高原海子真的是星如棋布了,丰富的水源养育了这块土地,这里的草地丰裕,牛羊幸福,牧民开心生活。而每个海子都是那么的安静美好,因在藏区的海子都受百姓的爱护,鱼一般都不吃,属于被保护的对象,所以这些海子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安宁之美,给人以平和的画面。
城市人一直说要找发呆的地方,那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浮躁无处可发泄吧,于是总想找一块安静的区域把自己放置在那,然后被环境所影响才让内心平静下来。如果真能安稳住心的骚动,何必一定非要找那安静之地呢,可大多数不是圣贤之辈啊,于是只能自我聊慰了。
不得不承认站在这样波澜不惊的海子前,心是一片柔软的,不得不被这安神的画面所感染到让自己心底的那点小我退去,从而懂得云淡风轻,从容应对生活的道理。风猎猎在吹动着经幡,在这静的画面上加上这份舞动,整个海子一下子就有了灵气,然后能做的就会眺望再眺望,让目光穿越过时空,进入到自己的遐想空间吧。很多时候,我观看着大脑却是空白一片,真的是什么也不思不想,只是目力极尽张望远方,让视线拉长再拉长。。。。。。
这一晚,我住在玛多县城的交通宾馆,200元一晚的所谓标房,只有2张窄窄的床和一台挂在墙上的电视机,还有就是一张桌子,再转身都有些艰难了。这已经是那好心的湖南人帮我找到的算是干净的没洗澡的宾馆了,因为那两个搭伴的山西老师最终想再留一夜的时候又没了住处,前一晚我住好心人的超市地板,他们是把一个餐馆的主厨睡觉地给挤了,否则我们三个都要露宿街头。
这一晚,我说我请这个好心人吃饭,结果在吃喝中他的朋友一个个的到来,喝到最后死活不让我结账,半夜用挂账的形式在晕乎中结束晚餐的,他说这里他是地主,让我的感谢胎死在腹中不得宣泄。
这一晚,我打破了不能在高原上喝酒的警告,那热情的人们啊怎可以让我不一杯杯的敬酒呢?今晚是我在玛多的最后一晚,预算了停留2晚,本来到这里的游客一般都不建议住在玛多县的,就因为那高海拔,话是这样说的:不在花石峡吃饭不住玛多城。花石峡我是班车没法停留,但玛多我破例住下了,一切的一切都没了定数,人在旅途一切随遇而安,开心为好,那么就喝吧,吃吧,乐吧。等半夜出门时,好心人的伙计们已是勾肩搭背而走了,一个还蹲在路边大吐了。我很晕,但被清冷的寒风一吹清醒了很多,昏黄的街上几乎没人了,我们四个大声歌唱,五花马千金裘,与尔同消万古乐。。。。。





































评论(0)
Day 1
The End
更多当地游记

2012-12-04 / 1天

2012-08-07 / 1天

2012-07-26 / 1天

2011-07-22 / 1天